金融業正式進入大模型時代,警惕中小機構“技術掉隊”

2023-09-15 18:40:31    編輯: robot
導讀 ‍‍來源 | 零壹智庫 歷經了上半年激烈而又多元的大模型論战之後,下半年的焦點終於到了“落地”層面。通用大模型仍在含苞待放,垂直領域的專業大模型开始嶄露頭角。 在金融領域,投研決策、數據分析、智能交...

‍‍來源 | 零壹智庫

歷經了上半年激烈而又多元的大模型論战之後,下半年的焦點終於到了“落地”層面。通用大模型仍在含苞待放,垂直領域的專業大模型开始嶄露頭角。

在金融領域,投研決策、數據分析、智能交互等業務方向湧現出多個大模型,各類金融機構與科技公司大顯身手,一同推動了金融大模型的快速落地。

3月底,彭博社發布擁有500億參數的大型語言模型 BloombergGPT,標志着全球首個金融大模型的誕生;5月,商星環科技推出第一款面向金融量化領域的生成式大語言模型“無涯Infinity”,度小滿推出國內首個千億級中文金融大模型“軒轅”;6月,恆生電子發布金融行業大模型LightGPT......

時間來到8月底,馬上消費金融發布了零售金融大模型“天鏡”,緊接着螞蟻集團於9月8日正式發布了金融大模型及基於金融大模型能力的兩款產品“支小寶2.0”與“支小助”。此外,作爲金融行業的主體,部分銀行也开始了對大模型的探索,我們也可以從中報以及高層公开演講中窺見一二。

在金融數字化轉型加速的大背景下,更多金融細分領域的大模型已在路上。本文從螞蟻集團、馬上消費金融已發布的金融大模型談起,結合銀行中報透露的大模型相關研究和布局情況,佐以業內專家、高管的最新看法,來探討金融領域的大模型發展趨勢,供讀者參考。         

 01 關於金融大模型,螞蟻集團、馬上消費還有哪些問題沒解決?

金融業是典型的創新驅動型和數據、技術密集型行業,在ChatGPT引爆AIGC技術應用和金融機構數字化轉型逐漸深化的當下,金融業必然成爲AIGC落地的“試驗田”和“前沿陣地”。據不完全統計,當前金融領域各類大模型已超過20個。            

 1、螞蟻金融大模型,解決產業真命題?

9月8日,在上海舉行的外灘大會上,螞蟻集團正式發布了螞蟻金融大模型。據了解,螞蟻金融大模型基於螞蟻自研基礎大模型,針對金融產業深度定制,底層算力集群達到萬卡規模。            

當天,螞蟻集團同時發布了基於金融大模型能力的兩款產品:智能金融助理“支小寶2.0”,服務金融產業專家的智能業務助手“支小助”           據介紹,螞蟻集團在2021年就已經關注到了大模型,目前,基於螞蟻基礎大模型,針對金融產業深度定制的螞蟻金融大模型已在螞蟻集團的財富、保險產品上展开內測。            

 “通用大模型無法在專業嚴謹的領域直接商用,特別是金融服務對錯誤的容忍度很低,金融大模型要確保領域知識和專業邏輯的嚴謹性,才能真正落地帶來產業價值。知識力、專業力、語言力以及安全力,保障四大能力是前提條件,也是金融大模型要解的產業真命題。”螞蟻集團副總裁、金融大模型負責人王曉航介紹,基於金融場景中的大量實踐,螞蟻金融大模型形成了“大模型+知識+服務”驅動的架構,這套架構已經在螞蟻內部金融智能化場景上內測。            

螞蟻集團表示,未來將持續探索和精進大模型的五大能力方向。一是,建設高質量的數據標注團隊,沉澱高質量數據體系;二是,攻堅基礎大模型算法,以及高效綠色工程能力,提升模型邏輯推理等能力;三是,從通用語言大模型到通用多模態大模型,從一般通識走向全面專業;四是,建設高效的大模型評測標准和評測體系,加快大模型迭代速度;五是,建設大模型安全能力,保障大模型健康可持續發展。            

2、拆解天鏡:如何做好金融大模型?

8月28日,馬上消費金融發布了其零售金融大模型——“天鏡”,這是零售金融領域首個大模型,它面向金融大模型的可信與安全兩大核心難題。

要推動金融大模型的發展,其核心痛點是如何在數據融合應用和安全保護間取得平衡。

圍繞這一痛點,馬上消費“天鏡”大模型提供了四點思路。第一是要真正解決企業尤其是零售金融企業的核心痛點問題;第二是要基於團隊合作的精神,讓大模型和已有的系統與模型融合,成爲功能更強、解決問題更多的大模型;第三,在與業務結合的過程中要做到安全合規;第四,要主動適應現有的系統。

基於這種設計思路,馬上消費CTO蔣寧介紹,“天鏡”大模型問世後,仍面向人工智能的四個關鍵難題。

第一,關鍵性任務與動態適應性。一言以蔽之,大模型要在特定任務中,基於海量模型與分析能力,不管外界環境怎么變化,始終能保持決策准確性。

第二,個性化要求和隱私保護。金融行業需要爲用戶提供個性化服務,這樣的服務在使用個人數據時會涉及個人隱私數據保護問題。

第三,群體智能與安全可控。蔣寧認爲,美國大模型保持領先的其中一個因素在於已經形成了完整生態,而中國暫時沒有形成完整生態,很難形成群體智慧。一面要積累群體數據,最終形成正向反饋,共建行業模型;另一面也要基於可信安全,對數據是否可共享做出明確區分,保證共享數據的安全可靠。

第四,基礎設施的能力挑战。金融大模型需要的運算架構不一樣,要不斷優化底層基礎設施,以適應垂直領域、金融領域大模型的發展。

蔣寧提及三個思考方向:一是大模型的持續學習能力,實現越用越聰明;二是強化魯棒性決策,實現金融領域要求的100%合規與安全,保證金融大模型在任何場景下能夠實現可信、安全、穩定的輸出結果;三是組件式AI,要將金融大模型的自適應能力、機器分辨能力、語言理解能力、聲音感知能力進行整合,構建新興的金融大模型體系。            

 02 ‍9家銀行中報關於大模型的描述,透露了什么?

隨着 “中報季”收官,上市銀行2023年半年報也已披露完畢。零壹智庫在《七大指標對比:有的銀行業績塌房,有的“很行”》一文中對42家上市銀行上半年業績指標進行觀察分析,從科技投入角度來看,有6家銀行披露了科技及科技人員投入情況,9家明確表明大模型探索战略。

具體來看,工商銀行、農業銀行、中國銀行、交通銀行、招商銀行、中信銀行、興業銀行、江蘇銀行、浙商銀行等9家銀行在半年報中提及,正在探索大模型應用。

表1:上市銀行2023H1財報中關於大模型的表述

數據來源:企業預警通,零壹智庫

今年3月,工商銀行基於昇騰AI發布了首個金融行業通用模型。在發布會上,工行宣布該模型已應用在客戶服務、風險防控、運營管理領域。比如,工行應用該模型支撐智能客服接聽客戶來電;再比如,利用金融大模型,對工業工程融資項目建設進行進度監測。

據中國工商銀行首席技術官呂仲濤在“2023中國智能金融論壇”上透露,工商銀行經過5年多的建設,目前已經沉澱人工智能模型3000余個,包括傳統機器學習模型、傳統深度學習模型和大模型三類。

他表示,從趨勢來看,大模型隨通用能力增強,將逐步超越傳統模型的能力,但受制於計算復雜度高、可解釋性差等問題,短期內,大模型和傳統模型會共存,同時,大模型強大的語義理解能力使其可作爲中控,將傳統模型作爲技能進行調用。

同樣在3月,農業銀行推出金融行業首個自主創新的金融AI大模型應用ChatABC。據悉,ChatABC重點着眼於大模型在金融領域的知識理解能力、內容生成能力以及安全問答能力,對於大模型精調、提示工程、知識增強、檢索增強、人類反饋的強化學習(RLHF)等大模型相關新技術進行了深入探索和綜合應用。

招商銀行方面,半年報顯示,加快新技術應用推廣,提升GPT類自然語言處理大模型的建設能力,並重點發掘其在全流程財富管理中的應用,投產FinGPT創意中心,加快大模型應用模式探索。

據悉,招行目前已打造了一支近300人的人工智能團隊,全行累計立項金融科技創新項目3494個,累計上线項目2687個,報告期內新增立項252個,新增上线項目237個。招商銀行在銀浦江金融科技論壇上表示,未來將在大模型的基礎上,通過統一管理和共享prompt等方式,結合以往累積的AI資產,構建通用大模型平台。         

 03 

現階段“不建議直接對客使用”;警惕中小金融機構“技術掉隊”

中國工商銀行首席技術官呂仲濤表示,當前階段大模型並不成熟,因此,短期內不建議直接對客使用,應優先面向金融文本和金融圖像分析理解創作的智力密集型場景,以助手形式,人機協同提升業務人員工作質效。            

關於大模型應用落地,呂仲濤表示,目前業界尚無標准方法論,企業可按照場景通用化、專業化程度,分別使用基礎大模型、行業大模型、企業大模型、任務大模型。四層模型訓練數據規模和投入算力逐層遞減,專業屬性逐層增強。

其中,基礎大模型由於投入數據量大、算力成本高、算法難度大,由頭部AI公司進行建設,雖然通識能力較強,但其缺少金融專業知識,對金融場景應用有限。

對於大型金融機構而言,因金融數據海量,應用場景豐富,可引入業界領先的基礎大模型,自建金融行業、企業大模型,考慮到建設周期較長,可採用微調形成專業領域的任務大模型,快速賦能業務,比如工行前期和鵬城實驗室聯創,通過微調,率先實現了人工智能大模型在行業內的應用。

對於中小金融機構而言,綜合考慮應用產出和投入成本的性價比,可按需引入各類大模型的公有雲API或私有化部署服務,直接滿足賦能訴求。

度小滿CTO許冬亮在麥肯錫“2023年中國金融業生成式人工智能發展論壇”上表示,大模型時代需警惕中小金融機構“技術掉隊”。           

他強調,大模型是科技公司的“必爭之地”,做不做大模型將決定一家金融科技公司未來5到10年的技術發展水平。但訓練大模型的門檻也非常高,他提醒在大模型時代需警惕中小金融機構“技術掉隊”,中小機構與頭部機構的數字化、智能化鴻溝有進一步擴大的可能。

中國農業銀行研發中心北研平台三部處長趙存超表示,對於商業銀行,不可能靠一個大模型打天下,需要多層次、分級分類的模型。這些模型該如何管理,如何進行共享、復用才能真正發揮集團軍作战能力,需要探索。

他說,在金融業大模型的深度應用,尤其是嵌入到金融場景的深度應用,農行認爲數據是核心,安全是前提,算力是基礎,場景是動力,人才是關鍵,協作是保障。

同時,他提出,大模型生態的建設,需要同業之間聯合共創共享、制訂標准規範,需要產學研一起形成生態。            

光大信托數據中心總經理祝世虎也認爲,大模型是生產力的提升,在金融行業的落地路徑要依靠大合作和大創新。通過大數據整合、大算力合作,在垂直領域精調模型,以小規模算力打造輕量級推理模型。

(編輯:楚濟慈)

參考資料:

[1]. 零壹智庫,《七大指標對比:有的銀行業績塌房,有的“很行”》[2]. CIC金融科技與數字經濟專家委,《中國工商銀行首席技術官呂仲濤:金融行業AI大模型落地探索與實踐》《中國農業銀行趙存超:大模型賦能金融高質量發展之中國農業銀行ChatABC的模型建設實踐》

       原文標題 : 金融業正式進入大模型時代,警惕中小機構“技術掉隊”



標題:金融業正式進入大模型時代,警惕中小機構“技術掉隊”

地址:https://www.utechfun.com/post/262917.html

鄭重聲明: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,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,如有侵權行為,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,多謝。

猜你喜歡